3月13日,学校教学楼114阶梯教室内暖意融融,100余名心理社团成员齐聚一堂,共同参加由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“心理安全防护盾——校园生活中的自我防护和同伴支持”主题讲座。心理中心肖丽娟老师通过情景模拟、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,为学子们带来一堂生动实用的心理健康实践课。
讲座伊始,肖丽娟老师以“手机防护壳”为喻,形象地阐释心理防护的双重机制:“自我觉察如同屏幕保护膜,主动隔绝伤害源;同伴支持则是缓冲气囊,在震荡时刻提供缓冲空间。”通过展示“情绪预警信号清单”,引导同学们从生理、情绪、行为三个维度识别心理危机前兆。
在案例分析环节,护理专业“考试焦虑应对”和药学专业“宿舍矛盾调解”两个真实案例引发热烈讨论。“当发现室友持续情绪低落时,陪伴倾听比直接给建议更重要。”有同学在模拟训练后感慨。
现场制作的“心理盾牌构建卡”成为焦点,同学们认真填写着个人情绪预警信号、紧急联系人和自我关怀计划。“原来深呼吸不是老生常谈,4-7-8呼吸法真的能快速平复焦虑。”有同学在体验呼吸训练后分享。
本次讲座是“3·20我爱您”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。心理中心将持续开展“心理委员系列培训”“心理嘉年华”等特色活动。“心理防护不是应付检查的消防演习,而是每天都要穿好的心灵防护服。”心理社团社长张珉瑞在活动总结中分享道。


(撰稿:肖丽娟 摄影:张珉瑞 审核:许步亮)